資訊詳情
示弱的力量
發布時間:
2014-05-22 12:00
來源:
作者:
示弱是一種靈性的覺醒,是一種智慧的顯現。示弱不是妥協,而是一種理智的忍讓。
生命為了顯示自身的強大一般都是逞能,連陸地的巨無霸明明是誰都怕它了,可它發脾氣的時候也是用怒吼來表示自己的威猛,青蛙遭遇到強敵逃脫不掉的時候也是用氣鼓的方式把自己充大,絕不示弱。有些猴王在遭遇另一些公猴挑釁的時候馬上站立起來,用前掌拍打自己的胸部,表示自己的強壯,用逞能御敵。
沒有實力的逞能不會是真正的強大,到頭來不過是黔驢的那幾招,早晚都得露怯。所以有些動物聰明,不是逞能,而是通過示弱來防御。比如在南美熱帶雨林中,有些種類的公猴當取得猴王的地位之后,就不想再打斗了。一旦有其他獨身公猴來挑戰,猴王就用示弱的方式來避免戰爭。猴王迅速地從母猴的懷中搶下一個幼猴抱在懷中親昵,來挑戰的公猴見猴王懷中抱著幼猴,怕打斗起來傷著幼猴就訕訕地走開了。示弱者的示弱其實是勝利,它保住了自己的猴王地位,繼續統領著這個猴群,一旦這個猴王老去,沒了生育下一代的能力也就沒了通過抱幼猴示弱的條件,它就得接受獨身公猴的挑戰了,最后讓出猴王的寶座。
逞能者都不是強者所為,沒見哪個武林高手在出場之前先要自吹自擂一番,遞上一張名片,表明我乃某某武林高手,曾經秒殺過俄國大力士、美國拳王、日本浪人。倒是不堪一擊的薩達姆、卡扎菲在被消滅之前時時逞能好勝,不可一世了,結果還不都像一些靠“氣鼓”自我膨脹的青蛙,一個頑童一腳就把它踩扁了。
人類社會無論從生命的基因還是從文明的進程上看,對弱者都是同情與憐愛的,逞能才招致對手,示弱才贏得尊重,你踩了人家一腳,馬上道歉就沒事了。夫妻雙方也是,導致離婚的原因并非一般認為的是爭執,而是在爭執時一方不示弱,總是以強者的面孔威脅對方,弱勢的一方無奈就選擇了離婚。在人際關系上,以弱的一面示人,恰恰人脈十足,在組建工作團隊時恰恰是示弱的人都不會被優選掉。一個還沒有強大到有資格組合別人的強者,往往容易被人家優化下去。
示弱是一種靈性的覺醒,是一種智慧的顯現。示弱不是妥協,而是一種理智的忍讓。示弱不是倒下,而是對他人的尊重。
(原文刊載于2012年11月14日青島日報第27版)
上一頁
下一頁
上一頁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