資訊詳情
文明創建工作基本常識
發布時間:
2014-08-13 12:00
來源:
作者:
一、什么是文明單位
根據湖南省省直文明單位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,文明單位是指在社會主義物質文明、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中成績突出,效果顯著,工作實績、經濟效益、社會效益均居省直機關或同行業前列的單位,是省直機關綜合性榮譽稱號。
從中可知,文明單位有三條基本內涵:1. 綜合性。集物質文明、政治文明、精神文明、生態文明“四大文明”建設為一體,要求“四個文明”共同發展,成績突出;2. 先進性。其他各種評比基本上都是單項的,唯有文明單位才是綜合性的,是對一個單位的全面評價,是同級別榮譽中最高的。3.自愿性。在程序上堅持自愿申報,在管理上采取復評制,采取兩年一復評,凡創建意識不強、工作滑坡的,要采取警告、限期整改直至撤銷文明單位稱號。所以,文明單位不僅是一個結果更是一項長期的任務,不僅是一個榮譽更是一種責任,體現了對單位建設的自我追求。
目前,文明單位分為國家級、省級、地市級和縣市級四級。其中省級又分為省直文明單位,省直文明標兵單位,省級文明單位,省級文明標兵單位。只有具備下一級稱號的,才能申報上一級文明單位。國家級由中央文明委命名,其它的由同級黨委和政府聯合命名,這塊牌子已成為一個單位形象和榮譽的象征。
二、文明單位的標準和條件
按照《湖南省直屬機關文明單位和文明標兵單位評選和管理辦法》和《省直機關文明單位評分細則》,文明單位創建涉及組織建設、思想教育、文化建設、創建活動、綜合治理、執行法規、環境衛生、綜合效益等多個方面,內容十分豐富,大家要認認真真學習,原原本本領會。概括起來,有6條:
(一)領導班子堅強,組織建設好。這是文明單位創建的前提。一個單位文明不文明,首先看班子建設怎么樣。從考核的角度來看,主要看班子是否團結進取、廉潔勤政、無違法亂紀現象;領導是否作風正派、以身作則,發揮了模范帶頭作用。日常會議制度和黨組織日常工作制度是否健全,活動能夠正常開展。工、青、婦等各種組織能否在黨組織領導下,有計劃、有目的地開展各類活動,發揮好橋梁紐帶作用。
(二)業務穩定發展,工作業績好。這是文明單位創建的重點。文明單位不能為了創建而創建,圍繞中心抓創建,是文明單位建設的出發點。像機關,必須圍繞上級賦予的職能,大力推動業務創新,著力提高工作效率,在履職盡責、指導基層上做出明顯成績;像企業,必須按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,實行科學管理,推進技術進步,提高經營水平,提升競爭實力,同時注重誠信建設,發揚“奉獻愛心,回饋社會”的公益精神,承擔起更多的社會責任;像窗口,必須狠抓服務質量,提升服務內涵,樹立窗口形象,有較好的社會效益。一個單位,如果中心工作做不好、業務成績不突出,在同行中達不到先進水平,就談不上是文明單位。
(三)創建活動扎實,活動效果好。這是文明單位創建的載體。如果做到創建活動扎實?可簡單歸納為5句話20個字:一是組織健全。成立創建文明單位的工作機構,一把手任組長、分管領導親自抓,各部門負責同志為成員,并通過召開動員大會等形式,形成上下思想統一、全體干部職工合力共創的工作格局。二是規劃完整,以《文明單位建設管理辦法》和《考核評分細則》為指導,與單位實際相結合,制訂本單位的創建規劃和年度創建工作計劃,明確具體任務,落實責任人、工作時限和要求,并及時做好督查、考核工作。三是活動豐富。要結合實際,廣泛開展各種形式的創建活動。上級有要求的、行業有布置的,都可以結合進來。最基本的,一定要把細胞建設像文明機關建設、學習型機關建設,文明部門、文明職工、文明家庭、文明示范崗等創建活動開展起來,把員工引導、參與到創建活動中來。既然是爭創文明單位,還要在自身具備先進性、示范性的同時,體現一定的輻射性、引領性,像志愿服務、扶貧、助學、救濟、捐贈等能夠體現社會責任感的公益活動、志愿活動,必須開展起來。這是近幾年中央和省文明辦特別強調的。四是臺帳齊全。各項活動除了要有組織、有計劃、有安排,還要有文字、照片的資料留存,并分門別類歸檔整理,以此體現創建活動的豐富、扎實。五是經費落實。這是開展創建活動的基本保障。
(四)加強思想教育,道德風尚好。這是文明單位創建的主體。要以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,認真貫徹《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》,加強社會主義榮辱觀和社會公德、職業道德、家庭美德以及個人品德教育,不斷提高干部群眾的現代文明素質。落實到具體工作中,要做到“三有”:一是有一支有思想境界、有較高素質的職工隊伍;二是有一個團結和諧、友愛互助的內部氛圍;三是有一種積極健康、風正心齊的單位風氣。為此,要抓好三項工作:一是圍繞形成良好的素質積淀,重視職工文化教育。不定期組織學習業務知識、文化知識,開展業務培訓、文化培訓,請專家來上上課、開開講座、搞搞輔導,不斷提高職工文化素質和職業技能。這既是公司發展的需要,也是提高員工素質、文明程度的需要。二是圍繞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,加強行業風氣建設。這是企業尤其是服務性機構文明創建的重中之重。評價一個單位創建水平,除了看業務建設,還要看這個單位的社會形象怎樣,群眾滿意不滿意?比如一個企業,如果坑蒙拐騙,業務再好,成績再多,也不是文明單位。所以,必須把強化職業道德、端正行業風氣作為文明創建的核心內容突出出來。加強一個單位的職業道德建設,一是離不開培訓,要開展文明禮儀、職業道德、黨風廉政(分別是對一個普通人、一個工作人員和一名黨員干部的要求,三者層層遞進)的學習教育;二是離不開制度。作為窗口單位,要建立各種服務制度,開展掛牌服務、首問負責、承諾服務、限時服務、上門服務,做到服務制度健全;要大力倡導文明用語,禮貌用語,持證上崗、微笑服務,做到服務措施到位;要設立意見箱,開通投訴電話,完善投訴反饋,實行服務承諾上墻、崗位責任上墻,同時開展定期不定期的民主評議,做到方便員工監督。在某種程度上,一個單位良好的社會形象、社會效益比經濟效益還重要,這一點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視,這也是文明單位考核的重中之重。三是圍繞形成和諧的內部關系,開展豐富的文體活動。單位內部關系順暢,員工之間感情和諧,對一個單位建設發展至關重要。要圍繞這一目標,開展多種主題、內容豐富、形式多樣的工會活動、文體活動,通過這些潤滑關系,凝聚士氣,匯聚人心,在此基礎上形成獨特的文化理念、企業精神。有條件的單位,還要完善職工之家、圖書閱覽室等文體陣地。通過各種活動的開展,讓大家如沐春風,感到生活在這個團體很開心、很舒暢,這也是文明創建的應有之義。
(五)管理工作規范,內部秩序好。這是文明單位創建的保證。無規矩不成方園。一個單位日常管理的制度化、規范化,是各項工作正常運行的基礎。這種管理,應該是全方位的,除了一些專項性管理制度,如業務管理制度、財務管理制度等公開制度外,還包括日常行政管理,像單位職工上下班考勤制度、請假銷假制度、用車管理制度、衛生保潔制度;還包括單位安全管理,能不能進行法制宣傳教育,防火防盜防災等各項安全防范措施落實如何等等。如果有以下行為:(1)發生集體上訪、非法罷工、游行、請愿等影響社會政治安定的突發性事件;(2)發生特大刑事案件或爆炸、重大中毒、火災和工傷等惡性事故;(3)發生因糾紛調解不當而引起的刑事案件或非正常性死亡案件;(4) 重要部位、要害部位發生失竊案件;(5)有邪教活動。將行使一票否決制。一個單位,這些基本制度都不會,各項工作都是“腳踩西瓜皮,滑到哪里算哪里”,就稱不上文明單位。只有依法辦事,照章行事,單位建設才能井然有序。所以我們要看管理制度建立情況,制訂得全不全、細不細;看制度的運行執行情況,是不是有檢查、有督促、有考核;有沒有形成靠制度管人管事、按制度規范運作的氛圍,各項工作做到了領導在與不在一個樣。
(六)環境整潔優美,環保工作好。這是文明單位創建的外象。環境建設包括幾個方面:一是軟環境,像有些單位利用空白墻體,因地制宜、有針對性進行整體環境布置和墻面裝飾工作,張帖文明創建宣傳標語,營造創建氛圍,打造反映行業特點的單位文化,做到了美境與育人的有機結合。二是綠化環境,尤其是單獨院落式的單位,要科學規劃整體環境,合理設置雕塑,做到綠化層次豐富,植物搭配科學,燈飾布局美觀,形成園林式、花園式的工作環境;包括內部樓道、辦公室,也可以擺放一些鮮花,增加人與人、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。三是衛生環境。要建立有登記、有檢查、有督促的衛生管理基本制度。辦公室桌面、柜頂干凈整齊,樓道、陽臺各種管線布置有序,報箱、電表箱整齊劃一;落實門前“三包”制度,公司內外無亂搭亂建、亂拉亂掛、亂貼亂畫現象;廚房、衛生間等重點部位符合衛生標準,無死角;環衛設施齊全,垃圾箱、果皮箱布局合理;公司內外整體環境衛生整潔。正是這些細節,反映出一個公司的管理水平。四是生態環境,像企業要樹立環保意識。定期組織職工開展健康檢查,職工無嚴重職業病。
三、怎么樣創建文明單位
文明單位的考核,主要運用幾種方法:一是聽取匯報。請有關單位介紹一下創建情況。二是實地察看??纯催@個單位的基礎設施、日常管理、環境氛圍、綠化保潔和整體面貌,有沒有明顯的問題和薄弱環節。三是查閱資料。組織人員,專門對各單位的申報材料和臺帳資料進行審核。四是實施暗訪。通過設計辦事環節,重點察看候選單位的整體環境、日常管理、便民措施、投訴機制、服務形象和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、個人形象。結合剛才所講的六條標準,從迎接檢查、考核、驗收的角度來看,我們要做到“六有”:
一是有一個完整的、結合單位實際的文明創建計劃和總結。這個計劃包括指導思想、創建目標、組織機構、活動安排、保障措施、總結表彰等。
二是有一套完整的、記載單位開展文明創建活動的文字和圖片資料。有的單位創建活動搞了一個又一個,但不注意收集和整理資料,最后剩下白紙一張。各單位必須安排專人做這項工作,按照會上下發的《文明創建工作責任分解表》的有關內容,按照“痕跡式管理”的要求,用文字說話、以圖片印證,做到圖文并茂,相得益彰,真實地記錄下單位文明創建的活動軌跡。從以往考核的情況看,主要問題一是資料不多,反映不了文明創建的工作和活動;二是零零散散、沒有分門別類的歸檔,體現不了文明創建的思路和水平。如果要創建文明單位,這塊工作還是要規范起來。
三是有一套內容齊全、裝訂成冊的管理制度。按照系統化、規范化的要求,注意各項管理制度的建立,從學習制度到財務制度,從上下班制度到廉政建設制度等等。
四是有一個整潔亮麗、方便群眾辦事的服務窗口。一個溫馨、文明的辦事窗口,是一個單位樹立外在形象的品牌。要讓群眾來了,知道怎么辦事、找得到人、辦得成事。在窗口建設上,一定要注意投訴反饋機制的建立健全,從意見箱、意見簿的設立,到投訴電話的登記、使用,再到有關情況的反饋、記錄,再到投訴人是否滿意,整個要形成一個完整的鏈條。
五是有一個活動室或活動場地。便于職工開展文娛活動、讀書借閱活動,活躍文化生活,陶冶職工情操;條件好的,還可設立榮譽室,全面反映單位建設成就和創建成果,增強大家對單位的認同感和凝聚力。條件差一點的,也應因陋就簡,因地制宜,有一個簡單的活動場所,平時能夠組織開展一些文體娛樂和比賽活動。
六是有一個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。一句話概括就是環境整潔,做到綠化、亮化、美化、文化(體現企業文化),秩序井然有序,工作團結緊張,人際關系和諧。
文明單位創建做到了這“六有”,還應做到“六無”:一是班子成員無違紀違紀行為;二是無計劃外生育;三是無重大的經濟案件、刑事案件或其他社會影響惡劣事件發生;四是無重大的安全質量責任事故;五是無黃賭毒現象;六是無污染環境事件發生。這些都是“一票否決”因素,要未雨綢繆,防患在先,不然就會功虧一簣。過去一些單位對此是有切膚之痛的。
四、文明單位創建中需要把握的幾個問題
總結其他文明單位創建活動的經驗,有幾個關系要引起注意:
一是“領導抓”和“員工創”之間的關系。員工是文明單位創建的主體,發揮他們的積極性、創造性,既是創建文明單位的重要任務,又是衡量單位創建水平的重要標準。因此,要開展一定形式的宣傳教育,提高員工對創建的知曉率和參與率;要設計一些活動載體,讓員工參與進來,變領導個人唱“獨角戲”為單位上下搞“大合唱”;要開展文明家庭、文明職工、文明部門等評選,用身邊可親、可信、可學的先進事跡,帶動廣大群眾投身創建;要堅持文明創建為基層服務,讓基層參與,在基層見效,讓員工在創建中真正接受教育、感受變化、享受成果。只有這樣,文明單位創建才能獲得最廣泛的參與,才能取得最大的成效,才能體現文明單位創建的強大生機和活力。
二是“抓業務” 和“抓文明”之間的關系。在這個問題上,存在兩種認識偏差。一是認為只要業務抓好就行了,像一些銀行就提出來,我這個儲蓄所業務量全市領先,甚至在全省都排在前列,是不是這樣就行了?二是片面地認為文明單位創建就是精神文明建設,組織大家搞點文體活動、玩玩樂樂就行了。文明單位不是業務部門的單項評比,它是一項綜合性榮譽,是對經濟、政治、文化、社會“四位一體”、覆蓋全面的整體要求,哪一項都不可或缺,忽視了其中任何一項,都是不符合要求的,一定要做好“融合”、“融入”的文章,把文明單位創建的具體要求和單位發展的目標任務相結合,做到主業發展和文明創建融為一體、業務建設和單位文化建設相互促進、硬件建設和軟件建設共同提高、單位發展和員工成長一起進步。
三是“抓經濟”與“創效益”的關系。各部門一定要有責任意識,不僅要在行業內、在業務上爭先進、當先鋒,更要承擔起社會責任,在回報奉獻社會、引領文明風尚上發揮示范引導作用,這是做為一個文明單位的應有之義,是責無旁貸、必須履行的職責。目的都是為了促進單位自身發展與服務人民、奉獻社會、回報社會的有機統一,促進社會榮譽、社會資源和社會責任的高度統一。
四是“創牌子”和“促發展”之間的關系。文明單位是一項很高的政治榮譽,但如果純粹把它當做一個榮譽、當做裝裝門面的招牌,那就把這項工作看低了。有一些部門,在創建過程中工作比較扎實,榮譽得到后卻放松管理;有一些部門,搞“突擊式”、“運動式”創建,但持續性、耐久性不夠。這些都把文明單位創建這本經念歪了。文明單位創建是一項系統性、長期性的工作,對單位建設發展來講,是一個戰略問題、全局問題。一定要把文明單位創建和培育單位共同的價值理念、打造單位獨特文化結合起來,和加強干部隊伍建設、提升能力素質結合起來,和改善軟硬件條件、提升單位形象結合起來,與加快改革創新、推動工作落實結合起來。通過創建文明單位,使單位工作好做了,環境變美了,氛圍協調了,單位的整體建設和發展有所進步、有所提高,這才是開展文明單位創建的真正目的。
同志們,文明單位創建內容很多,要求很高,涉及面廣。各部門一定要從各自實際出發,認真學習有關標準,突出重點對照落實,把普遍性要求融入到單位自身的各項工作中,既因地制宜又改革創新,既打牢基礎又創出特色,既轟轟烈烈又務求實效,切實做到起點高、落點實、效果好,使創建過程真正成為單位進步發展的有效載體,為把我公司群眾性文明創建活動不斷推向深入、創建省直文明單位奠定堅實基礎。(文/陳長平)
上一頁
上一頁